創業不該這麼累!擺脫討好型人格,重拾選擇權,讓你的事業和生活都更自由

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

APPLE PODCASTS | SPOTIFY | KKBOX

擺脫討好型人格:學會拒絕,重拾內心自由

「討好型人格」讓你疲憊?總是說「好」,但內心卻不舒服?

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刻?

明明不想答應,但還是硬著頭皮說「好」,怕拒絕會讓人失望?

總是接下額外的工作,擔心說「不」會被認為不夠敬業、不夠專業?

為了維持和諧,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,最後卻對自己生氣?

如果這些情境你都很有共鳴,那麼,這篇文章你一定要讀完。

今天,我想跟你聊聊「討好型人格」,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事業發展。更重要的是,我會分享 兩本改變我人生的書,還有如何透過簡單的方法,練習說「Let me」,放下不必要的取悅,找回自己的選擇權。

你準備好了嗎?我們一起來聊聊,如何不再被「怕得罪別人」綁架,活出你真正想要的生活。

styled by us for Dana Jo | photo by Comeplum

我的「討好型人格」經驗:為什麼我總是不敢說「不」?

討好型人格從小養成?害怕被討厭而無法做自己?

我從小到大,一直覺得「交朋友」是件很吃力的事。

或許是因為自信心不足,我總覺得自己必須迎合別人,才能獲得喜愛。

記得高中時,有個同學每週二、四午餐時間都來找我借功課抄——而且,他不是學習有困難的同學,反而是全班成績前幾名的資優生!但因為我害怕拒絕會讓他不高興,這件事竟然默默成了「常態」,變成了我們之間的「默契」。

再往後,到了研究所,我發現自己無論在哪裡,都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。

「可以幫我修改報告嗎?」

「週末幫我一下,好嗎?」

「這份小事交給你,應該沒問題吧?」

我明明覺得事情超出我的能力範圍,但還是答應,因為我擔心:「如果說不,會不會讓人覺得我不好相處?」結果,這些「好」的背後,是無數個讓我心力交瘁的時刻。

討好型人格如何影響事業?學會拒絕,才能真正成長!

創業後,這種「怕拒絕」的個性,更是讓我在工作中付出了昂貴的代價。

有一次,我接了一個大型活動的規劃案,明明合約內容已經確認,但活動進行時,客戶臨時增加了一堆不在範圍內的要求。我明知道應該據理力爭,但當下還是選擇勉強答應,結果花了額外的時間和成本,最終這個案子根本沒賺錢,甚至還虧本。

還有一次,跟合作夥伴談好工作分工,但在最後兩週,他把更多本來應該他負責的部分丟給我。我心裡明明很不爽,卻害怕如果說「不」,他會覺得我不夠有團隊精神,未來不想再跟我合作。結果我硬著頭皮接下來,壓縮了自己的時間,甚至影響了其他案子的進度。

這些經歷,讓我開始思考:到底「討好型人格」讓我錯失了多少原本可以更專注投入的機會?

小提醒:不管是公領域還是私領域,替自己保留可以喘息的空間真的很重要,否則你也會因為不斷地要求和勉強自己,感到被壓得透不過氣,事業和品牌也很難長久維持成長。跟你們分享我們認為,追逐夢想的路上,你不能不知道的五個關鍵界線

學會「Let Them」:擺脫討好型人格,活出更自在的自己

如果你也總是困在「不敢拒絕」、「怕別人不喜歡你」的心理狀態裡,那麼,這兩本書真的會帶給你極大的啟發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:如何放下取悅他人的習慣,找回自信?

這本書教了我一個極重要的觀念——你不需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可,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。

別人怎麼看你,那是他們的事;但你怎麼選擇過日子,才是你的事。

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,因為過去的我,總是害怕被討厭,害怕不被接受,結果卻讓自己過得不開心。這本書讓我理解到,世界很大,人很多,我不需要為了迎合某些人而活——因為真正適合我的人,根本不會因為我做真實的自己而離開。

《The Let Them Theory》:不必再勉強自己迎合他人

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:別人怎麼做、怎麼想,那是他們的自由,我們無需去改變或控制。

有一次,我回台灣,原本只是想休息一下,結果心裡開始出現各種「應該」:

「難得回來,應該見一下某某朋友。」

「家族聚會一定要去,不然好像不夠有心?」

「某個合作夥伴邀約見面,應該去,才不會讓人覺得沒誠意?」

結果,行程塞得超滿,導致整個假期累到不行,最後還因為過勞生病,聲音都啞了。

這時候,我想起《The Let Them Theory》的核心概念,問自己:「如果別人因為我的選擇而有什麼想法——Let them,那是他們的事。」

然後,我再對自己說:「Let me,讓我選擇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決定,這才是我的自由。」

這樣的思維轉換,讓我開始練習放下那些無謂的內耗,把時間留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

延伸閱讀《 放下才是最大的力量!用80/20法則找回人生自由與掌控感 》

討好型人格害你身心俱疲?3 步驟擺脫迎合別人的習慣

如果你也覺得自己太容易迎合別人,不知道怎麼說「不」,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:

第一步:寫下你的 Let Them & Let Me

當你發現自己又因為「怕別人怎麼想」而猶豫時,寫下:

Let them → 「如果他們因此不高興,那是他們的事。」

Let me → 「讓我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,而不是迎合別人。」

第二步:給自己設一個「Yes 測試」 每當有人請你幫忙或邀約時,問自己:

  • 這件事是否符合我的優先順序?

  • 如果我說 Yes,會不會影響更重要的事情?

  • 如果這不是 100% 的 Yes,那就是 No!

第三步:練習拒絕,從小事開始,重拾你的選擇權

你可以先從「小事」開始練習,像是:「這週末你想自己待著,但朋友約你出門」,試著勇敢說:「謝謝邀請,但這次我想好好休息!」

你的自由,從你選擇為自己而活的那一刻開始

不再迎合別人!你的自由,從學會拒絕開始

你是否曾經停下來問自己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還是只是因為害怕別人失望?」

學會拒絕,並不是要變得冷漠無情,而是開始為自己的需求負責,開始尊重自己的界線。當你勇敢地說出「這不適合我」或「這不是我現在的優先事項」時,你並不是在失去什麼,而是在為自己的未來,贏回更多可能性。

別人可能會不理解,甚至可能會對你的改變感到不滿,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你內心的枷鎖。真正的自由,不是來自於取悅所有人,而是來自於你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,不再被他人的期待綁架。

請記住這兩句話:

「Let them」—— 別人的想法,是他們的自由,不該成為你的負擔。

「Let me」—— 你的選擇權,應該掌握在你手上,而非交給他人決定。

今天開始,試著放下那些無謂的擔憂,學會說不,學會選擇那些真正符合你內心渴望的事。你會發現,當你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,你的生活將變得更加輕盈,你的事業將變得更加順遂,而最重要的是:

你終於可以活成你真正想要的樣子。

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

APPLE PODCASTS | SPOTIFY | KKBOX